博客
关于我
C#绘制两圆内公切线
阅读量:713 次
发布时间:2019-03-21

本文共 51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 分钟。

运行效果

该图像使用WPF绘制,展示了一个动态计算两个相离圆内公切线的过程。内公切线是指连接两个圆且仅与两圆相切的一条直线,这种切线特性使其在应用中备受关注。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算法?

这个算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两个相离圆的内公切线的实时绘制与计算。具体来说,它可以根据圆心、半径的改变动态计算新的切线位置,这对于需要在图形界面上实现可视化操作的场景尤为重要。

算法特点

  • 对C#的依赖极低,基本可以无缝移植至Python、C++、Java等其他语言
  • 只使用了Math.Sqrt函数,其他操作均为基本数学运算
  • 参数输入简单,便于调用
  • 代码结构清晰,逻辑易懂
  • 代码解释

    该函数TangentOfTwoCircles接收两个圆的基本属性:圆心坐标(a, b)、半径r1和圆心坐标(c, d)、半径r2。函数返回两条内公切线的两端点,即切点坐标。

    核心实现步骤:

  • 计算两圆间的基本属性,确定圆心距Delta
  • 判断切线是否存在
  • 根据外部工具计算切点坐标
  • 将C1和C2切点坐标转换为直线段
  • 无代码总结

    该算法通过几何性质分析,计算圆心距与半径的关系,进而确定内公切线的位置。其核心原理基于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性质,确保计算结果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转载地址:http://tfgez.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Mysql学习总结(70)——MySQL 优化实施方案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71)——MySQL 重复记录查询与删除总结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71)——数据库介绍(MySQL安装 体系结构、基本管理)再回顾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73)——MySQL 查询A表存在B表不存在的数据SQL总结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76)——MySQL执行计划(explain)结果含义总结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77)——温故Mysql数据库开发核心原则与规范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78)——MySQL各版本差异整理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79)——MySQL常用函数总结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7)——MySql索引原理与使用大全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80)——统计数据库的总记录数和库中各个表的数据量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81)——为什么MySQL不推荐使用uuid或者雪花id作为主键?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82)——MySQL逻辑删除与数据库唯一性约束如何解决?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83)——常用的几种分布式锁:ZK分布式锁、Redis分布式锁、数据库分布式锁、基于JDK的分布式锁方案对比总结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84)—— Mysql的主从复制延迟问题总结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85)——开发人员最应该明白的数据库设计原则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8)——MySql基本查询、连接查询、子查询、正则表达查询讲解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9)——MySql视图原理讲解与使用大全
    查看>>
    MySQL学习笔记十七:复制特性
    查看>>
    Mysql学习第一课-mysql的定义及sql语句
    查看>>
    mysql安全模式: sql_safe_updates
    查看>>